晚晴

像树一样自由。

Home - Passenger

拾月陆日

那天我看完《我和我的祖国》,晚上和室友WW聊电影。我们对于电影故事的评价很类似,但是做出评价的标准却完全不同。

进而我发现了,自己并不是被场景所感动,而是被自己从场景里看见的想象感动。想象往往是带有悲情色彩的,带着戏剧式的悲情,从屏幕上的一小点膨胀到充满整个空间。

比如说旗杆上的林治远,“只要一直往上,就无所畏惧。”我想到的是被逼上狼牙山的战士,被逼上革命的百姓,被逼着承担起本不该由年轻人承担的家国重任的五四青年。但是被迫向上带来的并非热血澎湃的一往无前,而是每一秒挣扎在坠落边缘但却偏偏得以成活的侥幸与悲哀。条件状语从句往往有一丝无奈,条件总是比想象中要艰难太多,但达成条件却往往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再比如《相遇》中的青年和姑娘。看到标题几乎能猜到故事的泪点,passing by算什么相遇呢?但是中文很有意思,经过、相遇、相逢,用期盼的词语代替现实的遗憾似乎成了最动人的修辞。

WW最喜欢的是公交车里两人叙话时的长镜头,背后的红旗一点点涌上来,你知道那一定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剧中的人尚不及你能料想那到底意味着什么。气氛和青年的生命一起被点燃,在红旗遮蔽的广场上没有人看见他的燃烧。

这已经不是WW的诠释了。她感受到的气氛是汹涌比之于宁静,澎湃比之于温情。我沉醉其中的气氛却是漫天的旗帜像红绸蒙住了天空,红色的海洋里青年和姑娘都太渺小无力。报纸带着众望所归的黑色粗体头条纷纷洒落,但偏偏落不到他的手里。欢呼的人群不懂他的口罩下是哭泣的表情,不懂他露出的眼睛里与气氛格格不入的冷。他们不懂她为何不欢呼,为何逆着人潮前行。不,人群根本不会不懂,他们看不见他和她,他们乐于追赶气氛,因此错失了英雄。

所以感动我的悲情是什么呢?是他只能以读报人的身份重新审视他为之付出一切的成果?是他摘下了口罩却不知道最后一个能够陪伴他面对死亡的人是否看见了自己的表情?其实这些在历史的裹挟中没什么好耿耿于怀的,但是在个人的想象和小世界中却可以被放大到感同身受,放大到切肤之痛。

再比如《你好北京》的最后,葛优演的老人卖力地呐喊,却喊不过年轻气盛的少年人。他喊不出的响亮声音化作了瞪大的眼睛和有些扭曲的眉毛。他绞尽脑汁,努力追赶,却赶不上时间,追不上自己儿子的心思。他买的鞋不合脚,他准备的生日礼物让人失望,但是他和很多父母辈、爷爷奶奶辈的人一样,像个小孩子一样赤诚 ,一样热情。而这份热情被衰老的躯壳困着,挣扎着,却挣脱不了啊。

我喜欢看狂欢的场景,因为狂欢里总有无数喜乐之外的东西。狂欢自有一种悲剧色彩。无论是恪守孤独还是被搅碎在其中,都可以有最惨烈或者最凄冷的气氛藏在一片呐喊深处。

沉迷于这样的悲情并不好,容易陷入自我感动与过度解读。太个人的欣赏写不出可以公开传播的稿子,此为遗憾其一。


P.S.好久不听passenger。今天发呆的时候听了几曲。

评论

热度(10)